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定位的思考
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定位的思考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了
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能定位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 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 要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 些都充分表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审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 分、国家专职监督机构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审计工作应如何找准与。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与时俱进,重新审视 审计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好审计的监督作用,更好地适应我国新的发展时期和阶 段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 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一、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又是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工具,它 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并于监督与服务之中。因此,审计与和谐社会两者关系密不可 分,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审计工作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和谐社会为审计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和谐社会蕴涵着社会环境具有安全、稳定、公平、有序的特性,它是社会发展的一 种远景目标,这正是审计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谐社 会为审计工作提供动力源泉和明确目标,它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有助 于社会群体各种关系的d调,也有助于增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 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力度。和谐社会为审计工作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保证审计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因此,审计作为国家的专门监督部门,必须担负起 应有责任,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身工作的目标和归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堵塞漏洞,减少损失,为。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保驾护航。 (二)审计监督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修订《审计法》开宗明义阐明,审计监督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秩序,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这些都与构建和谐社 会的各项任务密不可分的。由此看来,审计的法定职能直接指向了服务于构建和谐 社会。审计监督在规范市场。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规范作 用;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廉政建设中,具有推动作用;在推进决策的 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党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建设性作用;对。济社会健康发展 具有促进作用;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保障作用。因此,审计与民主法制 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通过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济领域的规范化、科学化, 促进社会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不断前进,从根本上实现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 节约、以审计促和谐的宏伟目标。 二、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冲突高发期。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社会公平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拉大趋 势;二是当前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无处不在,造假账、报假数据、假工程、假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