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下图回答图乙所示地区A.沿岸有季风洋流   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           

3. 【环境保护】(10 分)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期变化趋势图”。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 读下图回答 简述自1954 ~2006 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4 分)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 图乙所示地区 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6分) A.沿岸有季风洋流 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参考答案: 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平均天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 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数100天以上(答对2点4分) 参考答案: 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2分);污染物从气 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2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 B 2. 读“过X点沿126°E经线和42°N纬线做的两个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 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分) 解析:本题旨考查广州雾霾天日数变化特点及逆温条件对雾霾形成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 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1954 ~2006 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可以直接从图中看出,从总体和不同 时段分别进行描述即可。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可以从正常情况和逆温条件下对 X地附近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以 比大气运动状况及对污染物扩散影响进行说明即可。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4. A.针叶林为主 B.落叶阔叶林为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A. B. 主 先减小后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C. D. 参考答案: C.高山草甸为主 D.常绿阔叶林为主 B 参考答案: 解析 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 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

腾讯文库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二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