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落实垃圾分类推动城市发展
HYPERLINK "http://taizhou.offcn.com/" \t "_blank" 国家_____网提醒你__国家_____信息:【导语】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每天产生的各种生
国家_____信息 国家_____网 提醒你__: 【导语】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每天产生的各种生产、生活垃圾的数量几乎是我 们难以想象的。从保护环境,建设友好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实行垃圾分类,充分有效的利用 垃圾、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2000年原国家___更加明确地确 定北京、__、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城市”。这些城市的减量化实践亦步步推行,并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减量的推进力度。但是十 多年之后,分类减量效果并不如人意。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自然之友发布的《2011北京市垃圾真实履历报告》显示,“仅有 4.4%的社区做到了居民按标准分类投放。而有41.1%的社区,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并未发生 改变。有50%的社区,尽管已有部分居民进行了分类投放,但另一部分居民仍然混合投放。” __在2007年确立了“大分流、小分类”模式,即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大件垃圾 和绿化枯枝落叶专项分流处理,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场所不同,分别采取不同分类方式。然而, 十多年过去了,垃圾分类试点仍在“推进中”,如2012年__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目标主要 是“试点拓展”,即在巩固2011年1080个试点居住区成效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向学校、 机关、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公园等1050个各类场所推进。 从全国范围来看,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如今遍地“开花”,但几乎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会不会“结果”,何时“结果”,均是未知数。坦率地讲,迄今没有一个城市称得上已经具 备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减量的体系。 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减量的经济激励不够明晰,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__ 尽管__了奖罚分明的强制性分类制度,但如何实施还面临着管理对象众多、分散、监管成本 高的难题。已有的对居民个人的经济激励局限于分类行为的奖励,还缺乏与垃圾分类质量与 数量的挂钩。同时,__给予餐厨垃圾、碎玻璃、旧织物等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企业的补贴制度, 存在部分失灵。 城市垃圾,谁能率先“突围”?当务之急是找到垃圾分类减量的最优化路径。 首先,衡量各环节减量的激励作用,对分类垃圾、混合垃圾等实施不同的财政拨款方式。 具体到某个城市而言,激励的源头来源于市对区的激励,通过该发散性网络层层传递到各垃 圾产生源头,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