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主讲人: 时间:参加人员: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一、定义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
: 主讲人时间: 参加人员: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一、定义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 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 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 二、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估计失血量小于总血容量的20%) ①神志紧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黏膜干燥、呼吸深而快、脉搏加快(90-110 次∕分)。②血压则可正常或稍低,收缩压≥80mmHg,脉压缩小<20mmHg。③外周静脉充 盈度降低、尿量轻度减少。④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心率增加以及舒张压的下及下降,有助于 发现轻、中度血容量降低。 2、休克期 ①意识虽清,但神志淡漠、反应迟钝。②呼吸浅快,脉搏细速(110-140次∕分)。③ 血压下降,收缩压(60-80mmHg),脉压差更为缩小明显,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④ 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⑤估计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40%。 3、休克晚期 ①神志不清。②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潮式 呼吸脉搏细弱不清;血压下降明显<60mmHg或测不到;无尿。③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有 消化道出血,提示有DIC。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状况,提示有ARDS。 三、观察要点 1、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经脉的充盈程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 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如出现脉搏细弱不清、脉 率加速、呼吸>30次/分或8次/分以下,不规则,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则提示病情 恶化;如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呼吸减慢、并逐渐规则,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则 提示病情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