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颂的演讲稿范文

关于中华颂的演讲稿范文   中国社会的改造只有通过“根本解决”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是李大钊在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对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本看法。在那场著名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中,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发生

关于中华颂的演讲稿范文 中国社会的改造只有通过“根本解决”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是 李大钊在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对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本看法。在那 场著名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中,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发 生了第一次冲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问题与 主义”之争表达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科学态度,包含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意识,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李大钊明确提出“主义”与“问题”有不能别离的关 系,强调了“主义”所具有的“工具”性质,在思想方法上尽量防 止教条主义与经历主义。李大钊认为“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 方面,“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 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 化”。李大钊坚信,“主义”与实际的社会运动相结合,可以使理 想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中,任何理论都具有“工具”性 质,其目的在于造成社会的实际运动,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他 认为:“我们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 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他作 材料、作工具,以解决详细的社会问题”。在这里,李大钊所关注 的重心在于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只有将“主义”引向实际的社 会运动才能到达目的。李大钊这种务务实际的思想,在19xx年他与 邓中夏等人向“少年中国学会”的一个提案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和 突出。他表示:“为革命的民主主义,我们全体发动了。我们不要 躲在战线后,空谈高深的主义与真理,我们要参加前线,与军阀及 军阀所代表的黑暗权力搏战”。李大钊一生思想的开展和变化,都 是和中国社会改造和革命的实际进程相关联的。这样的思想意识使

腾讯文库关于中华颂的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