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灰楸繁殖系统综述

灰楸繁殖系统综述灰楸(CatalpafargesiiBur)是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tpaScop)植物,自然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西北是灰楸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在

灰楸繁殖系统综述 灰楸(CatalpafargesiiBur)是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tpaScop)植 物,自然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西北是灰楸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在甘 肃省天水、平凉、陇南地区广泛分布。灰楸喜光,稍耐阴,速生。国内对灰楸的 研究相对较少。对植物花结构和繁育系统的了解是认识植物生活史的前提,也是 其他相关研究所必须依赖的知识背景。植物的繁育系统是代表所有直接影响后代 遗传组成的有性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花综合特征、花各性器官的寿命、花开放 式样、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它们结合传粉者和传粉行为影响着生殖后代遗 传组成和适合度,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J。植物繁育系统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 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达尔文和最早的群体遗传学理论,都认为繁育系统对生物的 遗传多样性和进化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许多植物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 灰楸花的发育生物学特性研究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对灰楸开花习性进行数 年定位观测,以便准确掌握灰楸花期生物学特性,不失时机地收集花粉和适时进 行人工授粉,为开展灰楸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1试验地概况 2008、2009年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试验。海拔高度1100in, 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一19.2℃,相对湿度78%, 年平均降水量700mm,无霜期210d;土壤为黄棕壤;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偏少,6.8月份较干旱。试验对象为野生状态居群。所选 树高8—12m,地径l6—35cm,为开花结实盛期的成年植株。 2材料与方法 2.1花形态特征的观测 选择5—6株进行花的特性调查。选择开花植株中部花枝,用高枝剪剪下, 观察、记录植株形态特征。随机选择25个花枝,调查花枝数量、花朵数,上下 唇长宽。解剖花朵,观察花的内部结构特征。 2.2开花动态研究 定位观察小陇山林科所院内灰楸的开花、散粉情况,重点观察花朵时空动态, 尤其注意柱头与花药的位置,记录花朵开放、花粉散出、柱头伸长、花蜜与气味 1

腾讯文库精编灰楸繁殖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