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近现代重大理论成果

专题训练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近现代重大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该书被梁启超誉为‘经世’著作,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书中主要包含西方国家各种

专题训练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近现代重大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该书被梁启超誉为‘经世’著作,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书中主要包含西方 国家各种先进科技知识,被人誉为‘百科全书’”。该“著作”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C.“师夷长技以自强” D.“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解析:A根据“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可知该“著作”是抵抗派魏源的《海国 图志》,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是新文化运 动的主张,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自强”属于洋务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今之策中国者,必 曰兴民权”属于维新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2.(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 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D.实业派提出的“实业救国”主张 解析:B从“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可知,“世 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明末清初是鸦片战争之前,故A项错误;林则徐、魏源是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思想觉醒的开始,符合材料“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故B项正 确;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实业派的“实业救国”主张 出现在19世纪末,故D项 错误。 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 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与上述评价相符的历 史人物是() A.李鸿章B.康有为 C.谭嗣同D.孙中山 解析:A根据材料“西方器物”“零零碎碎的”“以新卫旧”可以判断指的是中国近代的洋务运 动,主张中体西用,因此应是李鸿章,故A项正确。B、C、D三位人物对西方学习突破了器物阶段,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中国近代有人士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可知这位 人士的政治倾向是() A.维护君主专制B.废除封建制度 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 解析:C由材料君主“权偏于上”得知,作者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封建制度包含政治、经 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材料只涉及作者政治方面的主张——政权形式问题,故B项错误;由材 料“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可知,作者认为把君权和民权结合起来最佳,故C项正确;由材料民主 “权偏于下”可知,作者反对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 5.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他是个声望很高的学者。他引述偏僻的古书章节,把孔 子描写为主张伸张民权、遏制君权的人,还把进步思想偷偷地塞进传统的古典思想。”该段文字

腾讯文库(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