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制度
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项目资助管理细则(“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下文简称为“新教育基金会”) 为了贯彻实践新教育精神,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保证项目
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项目资助管理细则 (“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下文简称为“新教育基金会”) 为了贯彻实践新教育精神,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 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保证项目资助的公正、透明、高效,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以下 简称“新教育基金会”)特制定本项目资助管理细则。 一、项目招标的基本原则 新教育基金会面向学校和非营利组织进行新教育公益项目招标,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1.促进新教育发展的原则,项目的内容须符合新教育精神,或丰富新教育实验的内涵,或促 进新教育实验发展;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视招标过程的透明性,任何项目需通过递交项目申请书,经 过预审、初评、中评和终评的流程,才能获得资助; 3.项目资助将坚持雪中送炭的原则,优先资助面向弱势群体子女,如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 工人员子女的创新型项目,优先资助为农村学校及城郊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公益项目和志愿 服务的公益组织; 4. 资助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强调: (1)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项目实施中要遵循新教育基金会项目实施管理细则; (2)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考虑经济性和效率性的平衡; (3)优先考虑推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项目; (4)重视申请机构的能力建设; (5)尽可能地为所有有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竞争的机会。 二、资助项目的范围 新教育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 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从内容上划分大体有如下几类: 1.以新教育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六大行动为: (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 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 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3)聆听窗外声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4)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 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5)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 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 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以新生活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教育项目: (1)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和项目,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 活,为成就人生打下基础,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和项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权利和责任,独立思考, 合作行动,在实践体验中积累公共生活的智慧,促进社会主义小公民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