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必修5 等差数列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

等差数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 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 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过程与方法: 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 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教具准备: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 数列的 学生探究过程: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几种 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 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①0,5,10,15,20,25,… ②48,53,58,63 ③18,15.5,13,10.5,8,5.5 ④10072,10144,10216,10288,10366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 (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 等差数列 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 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 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 母“d”表示)。 ⑴.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若-=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 思考: 数列①、②、③、④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116 用心爱心专心号编辑

腾讯文库数学苏教版必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