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汕尾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汕尾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广东省揭阳市汕尾普宁华美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 中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 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 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 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 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 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 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 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 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 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 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 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 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 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 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 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 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 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