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精选 岳麓版必修2 (2)

第一单元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

第一单元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 1. 域12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 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 有交流④当时我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A.①③C.②④D.①②④ B.①②③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2.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3.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 接经营,进行集中的手工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中外市场生产精美商品 A.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B.①②③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4.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 5. 早出现在 A.西汉B.隋唐D.元朝 C.北宋 6.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 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①耕作工具不断改 7. 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A.①②③ 8.《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右图为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 代的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集体劳作的耕作方式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铁犁牛耕日益普遍化 D.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9.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原因是 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腾讯文库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