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2 (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2 (新版)沪教版简介:本课内容出自科学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2 (新版)沪教版 简介:本课内容出自科学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评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河酸 碱指示剂,了解石蕊酚酞的变色情况;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酸碱性;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制 作。 ⑴知识与技能: 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学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习目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标 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能通过实验现象对问题初步作出正 确的科学判断。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 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难点: 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研究及选择。 1、自学指导法。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及时对学生产生的难以解决或出现较多的问题给 学法指导 与指导,使他们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2、点拨引导法。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疑难处给予引导点拨。 3、讨论交流法。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 况,呈现共性问题、必要时进行细化为组问题,使学生深入、准确掌握新知。 4、评价法。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5、实验分析法。 教师准备: 教学 《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准备 学生准备:多色笔、预习笔记、积累本。 程序要素 时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