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教学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

1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12 重、难点:、试验的过程。、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2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1 、演示试验: U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表示。 V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表示。 f 焦距:用表示 22f 倍焦距:用表示 AB 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 、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ABC 、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要找出不成像的 区域。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腾讯文库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教学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