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天津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秦朝都城的宫殿用砖正面以小篆刻有十二个字,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敬天保民 B

①封建等级制 ②庄园制 ③等级君主制 ④ 天津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基督教的精神垄断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1. 秦朝都城的宫殿用砖正面以小篆刻有十二个字,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敬天保民 参考答案: B.疆域辽阔 A C.国家一统 D.喜庆丰收 4. 十年探索后期、文革前夕的中国面临对内探索遭遇曲折、经济困难,对外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 196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很重要、 参考答案: 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表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 C 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 本题考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根据材料“海内皆臣”可以判断出材料意在突出统一,公元前 了。” “要搞第三线基地,……只有那么多钱呀,……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的封建国家,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 A.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B.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 C.“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D.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参考答案: B.笫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美苏的衰落 D 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即可选出D项;题目中未涉及对经济机构的调 整,故排除A项;B项开始于2000年、C项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后,均与题目中 参考答案: 的时间“1964年”不符。 答案: A 5. 某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 分析: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这评价的是 () 试题分析:世界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因欧共体和日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阁制 本第三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等受到挑战,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A。BC 参考答案: 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不全面;D项错误,没有从经济的根源上进行分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D 【名师点睛】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在美苏冷战的基础上建立了两极格局。70年代,随着西 6.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 欧、日本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国的振兴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苏 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两极格局。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现在世界格局明显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 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 面。总的来看,在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主要包括 3. :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腾讯文库天津第六十三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