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 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 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 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 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 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 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 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 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思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 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 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 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仅要做到‘书道、授业、 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 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