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吉林省榆树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说明: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全卷共150分,考试时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吉林省榆树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说明: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 3.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 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 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这两位伟大的母亲先后独自 承担起家教的重任,上承邹鲁家教优良传统,下启邹鲁孔、颜、曾、孟四氏家风,其母仪千 古的风范令人赞叹不已。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对慈母的 家教有着强烈、深刻、鲜活的记忆,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 教理念而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 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 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 更大一些。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 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出身于单亲家庭,孤儿 寡母,虽然生活困苦,但拥有了良好的母教和家风,也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 成为优异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由家学、家教而形成,极高明而道中庸,具有领先性和 示范性的特点。就其极高明而言,孔子、顔子、曾子、孟子奠定的家风,形成了家学、家教、 家风的完整序列,家风以家教为基础,家教以家学为根底,成为后世孔、颜、曾、孟四氏后 裔以及历朝历代名门望族效法的家风范式。就其道中庸而言,家风必由家教而形成,家教却 不必来自家学。在传统社会,不少父母有着严厉的家教,不但知道课子读书,而且教育子女 即使不识一字,也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这种缺少家学环节,仅仅由家教而形成的家风,其实 正是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早年家庭情景的真实写照。孔母、孟母、颜父、曾父无家学, 有家教,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家庭可以“见贤思齐”,向孔、颜、曾、孟四氏家风看齐。事实 也是如此,两千多年来,圣人后裔不忘祖训,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风,以圣 人家风为范本,培育自家家风,形成了无数的不同类型的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优 秀人才,改良社会风气,塑造礼义之邦。 (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原载2020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孟幼年丧父,因为母教良好,最终都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可见家境富贵并不是培 育圣人家风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