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美术课中的课堂评价充满快乐
26 让小学生美术课中的课堂评价充满快乐 王秀伟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
26 让小学生美术课中的课堂评价充满快乐 王秀伟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 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 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 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 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 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小小手》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的小手,却不动手。从他 “” 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走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手太胖原来是怕表现不 “ 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小手能做什么,你的小手能做很多事,老师相信你也能 ” 画得很美,你希望小手能做什么都可以画,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 他终于画出了一只小手,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 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 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 , 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 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 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 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 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 “”“ 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 ”“” 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图片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 老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重视形成性评价,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 果的评价。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 反映教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 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 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 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 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 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 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 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 宽松的时空环境。 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 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 他出出主意。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