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乡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乡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 大气逆辐射 B. 高空大气辐射 C
A. 便利的水运条件B. 雄厚的农业基础 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乡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 2021-2022 C. 丰富的煤、铁资源D. 悠久的历史 解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9. A10. C 【9题详解】 1.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根据图示的城市区位特征可判断,A城市位于黄河沿岸,因河流分布 A. 大气逆辐射 B. 高空大气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太阳辐射 而形成;B城市为产业革命中因附近的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而形成;C城市因墨西哥湾石油资源的 参考答案: 开发而形成,故最先形成的应为A城市。故答案选A。 A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保温作用。A项正确。故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根据图示城市B位于英国中部,受产业革命的影响,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 选A。 而形成著名的矿业城市。故答案选C项。 【知识拓展】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的思路: 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地面→大气→地面,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对流层 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 大气受热状况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上,其实质是一个 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 热量的连续传输过程。理解“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大气的热力 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由此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城市的形成多与自然条件有关——气 作用包括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和吸收作用)和保温效应(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 候优越、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等;城市的发展多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如 气逆辐射)两大方面。 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等。 3.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1、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 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综合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在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 时,一定要结合实例来理解掌握。例如:反射作用——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作用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吸收——臭氧层因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大气逆辐射——有云的夜晚 比晴天温暖。记住并理解了这些典型例子后就可以迁移应用。例如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人造烟幕防御霜冻(加强大气逆辐射),教室无太阳直接光线但明亮(散射)。 3. 甲图中 M点的纬度、乙图中 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2. 下面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A. 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 4. 当公转速度为 N时( ) A. 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 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 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 北京人可以观赏到红叶 参考答案: 9. 三个城市中,最先形成是( ) 3. B4. A A. A城市B. B城市 3. 据图可知,M点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说明M点的纬度为60°,故A、D项错误;N点的自 C. C城市D. B城市和C城市 转线速度最慢,说明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是7月初,故B项正确。 10. B城市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