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行书讲座摘要

张旭光行书讲座摘要 行书概要 1.什么叫行书 答: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非真非草,离方顿圆在乎季孟之间也”——张怀鹳 篆书-隶书-章草-今草-楷书 2.学习行书走什么样的道路? 答:首先是《怀仁

张旭光行书讲座摘要 行书概要 1.什么叫行书 答: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非真非草,离方顿圆在乎季孟之间也” ——张怀鹳 篆书-隶书-章草-今草-楷书 2.学习行书走什么样的道路? 答:首先是《怀仁集圣教序》然后是《手札》然后是《十七贴》、《大观贴》 然后再学兰亭序。然后再学其它。 3.为什么从晋人王羲之开始学习行书? 答: 一、晋人的行书,超前绝后,举世公认。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要学 最高的经典,防止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为什么晋人最高呢,后来的书法家就没有超 过他的呢?回头看历史,在社会思想方面,到了汉末,西晋,东晋,整个社会进入了,追 求自然,追求自由,这样一个大的社会风尚,尤其反对汉代“独尊儒术,造成礼教的束 缚。老子,庄子,周易,的“无为、清静、逍遥、自由、天人合一,成为他们的精神理 想,这就使得当时人生命的觉醒。因此就出现了对哲学的追问,对世界是什么组成 的,生命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从社会思想上 二、从行为上,由于连年的战争,特别是皇宫的自相残杀,使得众多的士大夫, 卷入政治斗争,人头落地,使这些人想办法躲避战祸,并远离政治,王羲之的行草书, 代表了当时士大夫文人阶层的生命状态,为什么说顾凯之的画,代表不了呢,因为行 草书可以任意驰骋,纵横挥洒,确实可以代表那种心理状态,所谓的魏晋风流,那么到

腾讯文库张旭光行书讲座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