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卷——必修三专题四 、五

高三历史复习卷——必修三专题四 、五 姓名 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

高三历史复习卷——必修三专题四 、五 姓名 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 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 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 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 强调国家民族 意识 3.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 因单破坏地面,没有崛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 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 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确立三大政策 ④发动“二次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 展,以足民食……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民 生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①平均地权 ②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③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6.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 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 内容有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7.“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准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A. 大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8.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 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幅标语。这说明 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发展到新的高度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腾讯文库高三历史复习卷——必修三专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