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摩擦力教案胡玉芳

高一物理教案3-3摩擦力第六师芳草湖总场中学 胡玉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2、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会根据物体的

高一物理教案 3-3摩擦力 第六师芳草湖总场中学 胡玉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2、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4、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发展 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教学课时 2 :课时 实验器材准备: 1、演示教具:长木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测力计、砝码一盒、毛巾、大钩码一个、 洗洁精、玻璃瓶、水。 2 、学生实验材料:每一组:,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测力计一只,毛巾、砝码一盒。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 教学模式: 四环导学式 教学模式展开过程 课时1 静摩擦力 教师: 摩擦力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它时刻相伴我们而又被我们忽略,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摩擦力道, 那么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自主学习: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我们学习的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 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种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教师演示1、 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大钩码竖放在木板上,让学生猜想抬起木板一端,铁块 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老师逐渐抬起长木板一端,观察圆柱形铁块的状态变化。木板倾角不大时(钩 码静止),可引导学生思考钩码为什么不下滑? 引出新课,静摩擦力

腾讯文库静摩擦力教案胡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