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崇贤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崇贤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陈 翔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
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 2020 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崇贤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 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 1.(93) 分,每小题分 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 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 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贡献。 陈翔 (2013216) 选自《光明日报》年月日,有改动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 6 .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 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 A .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 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 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 B .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 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 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面都有重要作用。 C .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 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 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 D .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 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 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准。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 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 A .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 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 B .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 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 稳定的思想品德。 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 C .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 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 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D .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 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 行动落实志愿精神。 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 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