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
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柳平生 葛金芳 【内容摘要】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
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 柳平生葛金芳 【内容摘要】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 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而不 是如黄宗智所说的“劳力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之后”;并比较江南小农种植一季一 亩水稻转向一季一亩棉花所造成的成本与收益的变动。统计资料的验证表明,多 数年份中植棉收益不如种稻,而劳动耗费却更多,证明“过密化”现象在近代农 村经济中普遍存在。而市场化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过密化进程得以延缓、 中止并最终逆转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过密化;小农经济;近代;江南 【作者简介】柳平生,经济学博士,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厦门 361021);葛金芳,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北 京l00875)。 【原文出处】《浙江学刊》(杭州),2011.5.78~88 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于l985年和l990年在其两部名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 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下 简称《长江》)[1]中提出的“过密化”(Involution,一译“内卷化”)理论[2], 在中美学界持续激起热烈讨论。在美国,有布兰特(LorenBrandt)、罗斯基 (ThomasRawski)、科大卫(DavidFaure)以及彭穆兰(KennethPomeranz) 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不存在黄宗智式的“过密化”现象, 而是一种真正的“发展”。[3]中国学界,除吴承明、曹幸穗、夏明芳和侯且岸 等人表达支持外,[4]更多的研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中国学界的反对意见大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