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受导者和督导者起作用的因素
受导者和督导者起作用的因素这是我们详细讨论督导关系两章中的第二章。在第六章,我们注意到研究督导关系就类似于通过望远镜来研究森林。通过这个比喻,反过来我们组织第六章研究望远镜的两个“焦距”:督导的三成份
受导者和督导者起作用的因素 这是我们详细讨论督导关系两章中的第二章。在第六章,我们注意到研究督导关系就类 “ 似于通过望远镜来研究森林。通过这个比喻,反过来我们组织第六章研究望远镜的两个焦 ” 距:督导的三成份和两成份。在本章中,我们继续使用这个比喻的望远镜,这次重新聚焦 来研究受导者和督导者的个体因素对督导关系的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第五章和本章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都强调个体差异和受导者和督导者的因素。的 确,那章中所讨论到的变量影响督导关系。虽然第五章强调的是受导者间以及督导者的差异, 但是,本章中我们所关心的是影响两维关系本质和质量的更具有动态的过程。 本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关注与受导者有关的特定因素。第二个部分关注与督 导者有关的特定因素。因为本书的目的是要提升督导者的工作,所以我们在两个部分中都会 7.1 讨论到对督导者的建议。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受导者和督导者的因素绘于图中。 关系中的受导者 - 依恋方式、羞耻、焦虑、竞争需要和移情等有关受导者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受导者督导 -7.1 者关系的效率和质量。虽然受导者督导者关系如图所表示的那样,但是我们把讨论的 anchoringresistance 受导者变量限定()在阻抗()的概念上。这样做似乎我们把注意力只放 在了两者关系的消极方面。但是实际上,我们是把受导者行为放到一个连续体上来理解的, 这个连续体是从完全阻抗的一端到理想关系的一端,在这个连续体上受导者的感受和行为完 全体现出来。 受导者阻抗 client resistance 心理治疗中来访者阻抗()的概念源自精神分析,但是现在具有更广泛 Journal of 的应用。实际上,最近一期的临床心理学杂志:实践中的心理治疗会议专辑( Clinical Psychology: In Session: Psychotherapy in Practice(2002) )年二月编撰了一系列文 BeutlerMoleiroTalebi2002a 章,这些文章对来访者阻抗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和() 对这些文章做出了一个整合的反应,在文章的开篇写到: 这些观察都与治疗中的阻抗有关。虽然出于一种教育而不是治疗的目的,但是他们已 经把它应用于督导中。无论督导者是否有意使用阻抗这个概念,我们这里将要讨论这种现象。 McColleyBaker(1982) 例如,和发现,他们所观察到的大部分初级督导者确认自己的主要困 难在于不知道如何有效干预受训者的阻抗。 Liddle(1986) 认为应当把受导者的阻抗理解为他们在面对威胁时所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 行为。这种观念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甚至绝大部分受导者阻抗的实例。但是受导者阻抗也可能 - 来自其他方面,这包括受导者区别于督导者的个性化需要(例如,发展问题),督导者受 导者的冲突,和关于任务与目标的分歧。 在更进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想要声明,我们是忐忑地介绍有关受导者阻抗的讨论。 特别是,我们认识到阻抗的言语如何容易导致归罪于受导者。在概念水平上,这种归罪是一 种误解,因为阻抗可以有很多来源,并且当受导者知觉到危险时阻抗通常是一种有益的反应。 在操作水平上这也是一个误解,因为阻抗将导致督导者愤怒甚至激愤,而这又将达不到预期 的目标。此外,从督导者本身行为的人际结果中免除督导者的责任也是不恰当的(参看, Beutler2002b 等,)。因此,我们希望在阅读本章中的材料时,大家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受 导者阻抗应当受到质疑,而且我们根本不应当归罪于任何人。 受导者阻抗的表现 阻抗 resistance ()这个术语暗含着受导者阻抗某些东西。但是受导者阻抗的目的和方式 却千差万别。下面我们所讨论的阻抗四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十分准确并且有相互重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