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 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 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 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 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 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 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 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 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 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 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 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 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 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不同的思维 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 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

腾讯文库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