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说到复习语文,高二的学生都有一种同感,就是需要复习的范围很广,为了能够全面复习好所学知识,试题的训练是不能少的。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说到复习语文,高二的学生都有一种同感,就是需要复习的范 围很广,为了能够全面复习好所学知识,试题的训练是不能少的。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题3分) 说“霾” 樊良树 霾为何物?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土也。从雨貍声。 《诗》曰,‘终风且霾’”。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 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这里,霾是充满流动 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 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 霾”“终风且曀(yì,阴沉而有风;昏暗)”“曀曀其阴”,不由忧从 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 天色阴沉黯淡。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 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 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 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江南水 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 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国殇》—— “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 足不前。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