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篡改几时休-偷梁换柱背后的思索科研立项报告书

一、引言(一)调查背景据《工人日报》报道,《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经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

----- 成语篡改几时休偷梁换柱背后的思索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据《工人日报》报道,《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法〉办法》经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 过。办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 字、简化字,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 仓颉造字,字字有其 意,词词有其义,因 此规范汉字使用的 意义非比寻常。因 此,海南颁布的禁 令,无疑是给那些 乱用谐音的异类广 告下了“封杀令”。 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汉字的使用,可以说是维护本土文化不失真的积 极举措。 近年来,国内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玩 起了文字游戏,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某服饰的广告语“衣衣布舍” 某美容丰乳产品的广告语“挺挺玉立”以及其他一些商家发布的“一 戴添娇”、“大智若娱”、“默默无蚊”、“首屈一纸”、“酒负胜名”、 “有痔无恐”、“咳不容缓”等。这些所谓的广告创意,表面上看仅 仅是改变了成语的本意,实质上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进一步看,滥用汉字的情况,已在相当程度上产生了社会危害, 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混淆视听,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1

腾讯文库成语篡改几时休-偷梁换柱背后的思索科研立项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