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 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 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 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 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 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 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 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 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 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 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 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 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 赤兔金乌、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 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 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 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