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年级组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谈年级组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学较为普遍地成立了年级组。这是由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从其人员组成来看,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同年级各班主任组成,其主

谈年级组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学较为普遍地成立了年级组。这是由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 成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从其人员组成来看,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同年级各班主任组 成,其主要任务是交流班级工作经验,探讨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侧重改进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二是由同年级各班主任和该年级的任课教师组成,其任务和工作内容比较广泛,涉及 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该年级各班的思想情况、各学生成绩统 计与管理、各科任教师的任课与辅导安排等,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 “”“”“” 是第二种形式。实践证明,年级组负责制是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全面管理的重要 举措。它能适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集体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它 能适应教育的周期性特点,有利于统筹安排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能适 应系统目标的特点,有利于学校总体管理目标的实现。总之,年级组负责制的实施,加强了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便于充分发挥教师合力的作用。 由于教研组和年级组具有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职能,因此,大部分中学采取两种组织 形式并存,以其中一种作为办公单位的体制。换言之,以一种组织为主,而另一种组织形式 则带有临时集合性质。如果以教研组为办公单位,那么年级组就是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临 时性组织。这种形式在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的同时,则要兼顾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在工作 中的相互协调配合。如果以年级组为办公单位,教研组则带有临时集合的性质。这种形式在 力图发挥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教学合力的同时,则要兼顾教学与科研。 ㈠ 年级组制与教研组制相比较,各有其利弊。请看表 ㈠ 表:年级组与教研组管理之比较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有三种情况值得重视。 第一,把教师按学科或专业组织起来而组成教学管理机构是世界各国比较通行的做法。 在美国,中学教师管理组织一般采取学系制或教研室制。在这种制度中,教师先按学科或专 业组成学科组或教研组,设组长一名,具体负责该学科或专业的教学工作,然后由若干相互 联系的学科或专业,组成学系或教研室,设系主任或室主任一名,负责协调和领导各系或各 室学科组或教研组的教学工作。美国的中学管理组织也是采取这种形式。 第二,在实行以年级组为办公单位,教研组则成为有临时集合性质的组织结构这种体制 中,年级组行政化的趋向越来越强,主要表现为:⑴年级组的职责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协调 教师教学延伸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与此相适应,年级组长的权限也愈来愈大,他们不仅 具有相当的教师、学生管理权和教师的待遇分配权,甚至拥有教师聘任权。⑵为了一步强化 年级组行政管理的职能,许多中学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小组等组 织。⑶层次升格。为了树立年级组的权威,一些中学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把年级组升格为 由校长直接指挥,各职能部门则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年级组进行指导,教务处、德育处(学生 处或政教处)的领导分工到某个年级组兼职。有的学校进行了两层次管理改革实验,即校长 为第一层次,职能部门、教研组和年级组并列为第二层次。

腾讯文库谈年级组负责制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