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统计》单元分析

2024年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统计》单元分析单元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和众数,会用几分之一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中位数并会

2024年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统计》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和众数,会用 几分之一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 中位数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设计符合指定要求 的方案和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丢弃塑料袋情况 调查”的综合应用活动。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的主要特点: 就是强调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 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是课程标准 4~6年级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目标要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 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 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 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首先是 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 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 的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的大小只与中间的 一个或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关,所以能更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因为中位 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 着“分水岭”的角色。由于三个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中作用不同,所以, 理解统计量表示的实际意义,能用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事物,就成为统计知识学习 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强化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 一、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不同统计量表示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之前认识平均数和众数的基础上,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一方面加强 中位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同一组数据不同统计量表示的意思是 什么?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讨论,让学生在解释结果实际意义的过程中,进一

腾讯文库2024年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统计》单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