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之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摘 要:通过对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发火机理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和开发研究煤层火灾防治技术,形成一套易自燃煤层综合防治体系,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高产高效
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综合防 治技术实践 摘要:通过对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发火机理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和开发研究煤层 火灾防治技术,形成一套易自燃煤层综合防治体系,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高产高 效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易自燃煤层;发火原因;防治技术 1煤层基本概况 义马煤田的开采煤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下侏罗统煤层,煤层地质构造比较简单,赋 存条件较好,煤层倾角6°~14°,煤层较厚。煤种为长焰煤,不粘结,中等硬度, 极易风化成粉末。下侏罗统含煤共5层,各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倾向,发火期1个月, 最短只有8 d,煤层自然发火问题比较严重。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小,煤尘具有爆炸 危险,爆炸指数为44.7%~51.8%。 2煤炭自燃机理和条件 根据我国煤炭自燃倾向性分类,义马煤田的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工类)。自然发 火的决定因素是发火地点存在低温氧化的浮煤、碎煤,同时向它供有足够的氧气以 及煤炭氧化时有蓄热准备条件。自然发火的实质是煤炭自身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产生氧化反应所致。氧化是煤炭自燃的主要原因。煤炭在井下大气的常温和常压条 件下,遇空气中的氧气,便产生表面吸附作用,使煤炭进入低温氧化阶段,此阶段 中发热量很少,能出现一些不稳定氧化物的最后产物——C02、CO、水蒸汽;如果热 量不及时扩散,逐渐积蓄,大于煤体向周围介质散失的热量,煤炭温度继续上升, 称为自热,待煤炭温度上升到某一极限值(一般为70—80℃)时,煤体温度上升急剧 加速,达到临界着火点时,便发生煤炭的自然发火。 3煤炭自然发火的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针对义马煤田的生产技术因素,我们通过对煤层自然发火几率分析可以看出,发 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巷道布置不合理、煤柱受压破碎、浮煤护顶较多、地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