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独特民族风欣赏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独特民族风》选自人音版第二单元彩的民歌中第三节,在欣赏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后,拓展学习我们湖北土家族的民歌《龙船调》,更贴近学生的学
独特民族风欣赏 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独特民族风》选自人音版第二单元彩的民歌中第三节,在欣赏完蒙古族、 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后,拓展学习我们湖北土家族的民歌《龙船调》,更贴近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深对民歌的理解和喜爱。 《龙船调》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 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 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 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 《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 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 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 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 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 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 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 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 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 1、感受、体验湖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欣赏和体验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