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浅析小学阶段的山水画教学
浅析小学阶段的山水画教学 摘要:山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山水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在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论文 浅析小学阶段的山水画教学 摘要 :山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 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山水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在 小学美术教学中,山水画教学占的课时比例并不大,但由于其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使得小学阶段的山水画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小学阶段;山水画;教学 由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 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因此教学内容也是按这一目的 来安排。课堂教学实施中一般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引导阶段,发展阶段和收拾与整理阶段。 一、笔情墨趣 “”“”“” 传统笔墨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是由笔向墨发展的过程。 “” 笔墨一词概指用笔、用墨的方法,规矩、规范。墨是山水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 “”“” 作为山水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 积、烘、染等墨法。山水画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韵字。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 意蕴。课本中的山水画教学是以水墨画为主,水墨画的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 “” 然性。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水墨画强调墨既是色,就是指墨的 “” 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以及强调墨分五彩,就是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 色度来代替之。从这里可以看出课本中选用水墨画是为了适合学生单纯的个性,自然的品行, 和丰富的想象。像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水墨游戏》,五年级下册的第九课《学画山水画》, 六年级上册的第五课《水墨画——动物》。而五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鸟语花香》和第十课《诗 情画意》,六年级下册的第四课《画扇面》并不能说是纯粹的水墨画,里面夹杂着颜料的使 用。 二、写生 写生这一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六课《校园里的花》中开始涉及,它是按照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过去已有经验的体系(如点、线、面、构图等的学习)而安排,对于 三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而言,已经能较好的抓住物体的特征,并把它画下来。这一课还为以 后学习山水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于写生的课除了《校园里的花》还有六年级上册的第二课《风景写生》。这一课的 内容可以说是以已经学过的山水画知识为主的学习内容,同时为后面的第五课《水墨画—动 物》的创作和构图埋下伏笔。 1. 《校园里的花》 为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 前后穿插变化;为了使学生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但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 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为了让学生通过写生培养热爱生活,发现 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