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登山队在中国

职业登山队在中国现代登山向导,作为一种职业,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我国作为山峰资源丰富的大国,既有横亘于西部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等极高海拔的冰川雪峰,又有以五岳为代表的奇峰峻岭。新中国

职业登山队在中国 现代登山向导,作为一种职业,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我国作 为山峰资源丰富的大国,既有横亘于西部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等极高海拔的冰川 雪峰,又有以五岳为代表的奇峰峻岭。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登山运 动作为一项国家行为,如奥运金牌般为中国在世界上创造出了多个荣誉。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体验式为主的民间登山逐步兴起。高海拔攀登,已经 不再只是国家行为或专业运动,也如其他运动休闲活动一样,成为个人独特的生活 体验方式。尤其自2000年后,来藏登山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促使了职业登山向导 的产生。 任教在西藏登山学校 2002年初,我作为一名攀登爱好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在西藏登山学校工作 时,从没想过今后自己会成为职业登山向导和教练。那时,西藏登山学校已经初具 规模,但依旧条件简陋。第一批二十多名队员刚刚毕业,第二批新队员刚刚入学。 西藏登山学校建立于1999年,由西藏登山协会和奥索卡品牌共同建立,是我国第 所职业的登山学校。 当我第一天到达拉萨的时候,也正好是第二批学员正式的开学典礼。每个队员都带 着牧区少年的青涩,低着头,目光不敢与人直接接触,内心却有止不住的好奇,一 双双乌溜溜的眼睛不时地向上瞟过来。当时,我主要的工作是对第二批队员进行攀 岩课程及汉语的读写。在课堂上,学员们往往是拘谨而羞涩。而在自然岩壁上、在 山区中,他们如脱缰的小马,活跃而不知疲倦。凭着本能,学员们在崎岖复杂的地 形中穿行。兴致来了,放声歌唱。以活动能力而言,学员们负重是我的两三倍,行 进速度也是我的两三倍。 西藏登山学校培训形式是理论文化学习与攀登实践相结合。学员在校学习三年,课 程的设置为登山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基础攀登技术,向导技术,救 援技术及登山相关学科。文化课程包括西藏历史、英语、汉语等。早期攀登技术的 教授主要来自于西藏登山队、中国登山队及像我这样的一些国内外民间攀登者。同 时,法国登山联盟(ffme)每年也派遣教练到西藏进行为期个月的技术训练。每一 年的5月和10月,学员们在山区进行向导实践训练。在带领客户登山过程中,学 员们不但将学习到的攀登知识和技能进行实地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关注客户 的责任心。年纪大些性格开朗的队员和客户开着善意的玩笑鼓励大家前行,年纪小 些的队员则不时默默地为客人们递上水和食品,或帮助别人把东西背到自己的身 上。 随着2003年春季,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攀登活动的圆满成功,西藏登山学 校名声鹊起。西藏登山学校培养出的向导,不但全程保障了攀登活动,也在7000 米以上海拔承担了全程的摄像和转播的工作。配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完整地直播 了攀登珠峰的活动。2003年底,学校迁入了新的校园。新校舍提供了完整的教 室、宿舍、人工岩壁、训练场地等硬件设施,学校的整体培训体系也日益完善。 自2003年秋季开始,由西藏登山学校毕业学员为主体的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公 司开始组织高海拔8000米登山活动,迄今为止,带领百余名客户登顶8000米以 上山峰,其中四十余名人登顶珠穆朗玛峰。2008年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珠峰活动

腾讯文库职业登山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