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史 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史 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 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 受到了剧烈冲击,但是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1871年(明治四年)5月,日本政宫颁布了保护工艺美术品的《古器物保存法》,这是 日本政府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后来又陆续颁布了《古社 寺保护法》(1897年)、《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1919年)、《国宝保存 法》(1929年)和《重要美术片保存法》(1933年)等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第二次世 界大战,日本从侵略者到战败国,使日本文化财产遭到惨重破坏。1945年后,日本在 废墟上重建国家,复兴民族的最初阶段,政府广泛采纳了社会开明人士和学术界的强 烈呼吁,实施了复兴日本民族文化的战略方针。 1949年1月26日,发生在奈良法隆寺金堂的火灾,将日本最古老的描绘在木 构建筑上的壁画毁于一旦,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由此催生了日 本在1950年颁布并实施了《文化财保护法》。1954年,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并确立 了重要无形文化财富的指定制度,增加了如《重要无形文化财指定基准》和《重要 无形文化财保持者认定基准》等法规,目前这部保护法已经成为十分完善的一部民 族文化保护法典。《文化财保护法》明令规定由国家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 由国家设立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用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这些举措表现了日本对本 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于1974年颁布实施的《传统手工艺品产业振兴法》,以及 工艺产业调查,是日本政府为进一步振兴传统手工艺而制定的一部法律,也是继《文 化保护法》后,一部对工艺美术及相关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根 据这一法律,由日本工业技术联络会、工业技术院制品科学研究所和传统工艺品产 业振兴协会组成的传统工艺技术调查实行委员会,于1975年先后两次进行了全国性 的工艺品产业调查,于1976年出版了调查报告,对指导和推动各地工艺美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