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刘田各庄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秦皇岛市刘田各庄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64年1月9日,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利普斯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
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帝师”管理() 河北省秦皇岛市刘田各庄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 A.佛教与西藏军政事务 B.全国政令发布中枢机关 析 C.少数民族与宗教事务 D.地方一级最高行政机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参考答案: A 1. 1964年1月9日,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利普斯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 材料所述机构是元朝的宣政院。B项是元朝中书省的职责,C项是清朝理藩院的职权,D项是指行中书 (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 省。 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据此可知,中法建交 4.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保 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 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以下哪个文件或法律的特点? B.极大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政治格局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 C.是中法间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 典》 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的相似处境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D 5. 那时候,“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 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这种理解( ) 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可知中法建交过程受到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D选项符合 A.夸大了美苏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题意。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法建交不能改变20世纪60年 B.忽视了欧洲国家逐渐崛起的事实 代的世界政治格局,B选项排除。中法建交是符合两国利益的,C选项排除。 C.主要是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界定 2. 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 D.认为两极格局有利于当时世界稳定 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参考答案: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 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 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可知当时处在美苏冷战时期,主要是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 参考答案: 界定,故C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美苏的影响力和欧洲的崛起,排除AB;D项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题干没有体现。 答案: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分析: 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支配……敬……”等关键信息可 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 知,这些词都体现了的等级秩序,这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所以答案选D。从材料不能得出佛教 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思想遭到了抵制,排除A;佛教是在东汉末年传人中国的,但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时间是在宋朝,所以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排除B;由材料可知,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所以排除C。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对佛教思想的影响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3.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