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论文

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论文   摘 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根底课程之一,是学习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石。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模型较多,内容较复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宏

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论文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根底课程之一,是学习 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石。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模型较 多,内容较复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 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创 新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索等多角度探讨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 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G642.0 :A :1002-4107(xx)12-0007-02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分支之一,是大学经济管理类 专业的必修课程。民族高校大多数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存在汉语 根底薄弱、高数知识欠缺的问题,所以讲授宏观经济学要区别于其 他高校。 宏观经济学是学习好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的根底理论课,是学 习好专业知识的基石。学习宏观经济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分 析根本工具,理解实际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各种现象 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分析当前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本 质特征,所以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也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 非常强的课程[1-2]。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复杂性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宏观 经济学产生。相比拟而言宏观经济学产生时间短于微观经济学,没 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思想流派众多,各学派均有自己的理 论体系和政策主张[3]。 第一,宏观经济学包罗万象,存在多个流派。西方经济学学派

腾讯文库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