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书画鉴定的两大流派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鉴定的两大流派 时下国内书画市场异常火爆,在悠久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几无出其右者。社会的长期稳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加剧了艺术品的商品化趋势。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书画造假作伪之风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鉴定的两大流派 时下国内书画市场异常火爆,在悠久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几无出其右者。社会 的长期稳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加剧了艺术品的商品化趋势。随着艺术品市场的 不断扩大,书画造假作伪之风也随之盛行,以致大有泛滥之势。 就书画收藏的动机而言,无论趋利,抑或欣赏,作品本身的真伪都是首要的话 题。而鉴别真伪则成为书画收藏的首要任务。中国书画的作伪历史悠久,千余年来 积累的鉴定方法虽然千差万别,莫衷一是,但是这些方法至今仍旧有着风行不衰的悠 远效应。尤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书画鉴定方法日趋丰富完善,逐渐成为专门之 学。如若对其进行爬梳归纳,无外以下两个鉴定流派或者系统:一是文本文献的鉴考 结合派;一是从书画视觉方式人手的图像风格分析派。 在这两个书画鉴定流派中,前者是中国自古以来书画鉴定传统的延续与拓展, 后者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西艺术史研究结合的产物。这两个鉴定流派虽然视角不 同,各有优劣,但却有着同一的学鹄一一“辨真伪与明是非”。 在文本文献的鉴考结合派中,当首推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杨仁恺, 刘九庵,傅熹年等几位大家。虽然他们书画鉴定的成就各异,影响各有大小,但是在 中国20世纪的书画鉴定领域里,几位却是不祧之大宗,整体影响极为广泛与深远。 这些名家不仅具有丰富的书画鉴定实践经验,而且大多兼工书画,淹贯经史,著作宏 富,具有独特的学术代表性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张珩,谢稚柳以及徐邦达三人都出身于较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即已投身 书画行业,要么专攻书画鉴定,要么心仪书画创作。如张珩,其祖父就有大量的藏书, 并且精于版本之学。同时他的家境较为富庶,唐宋名迹都有收藏,明清两代藏品更是 不胜枚举。他生前曾经留下一本小册子《怎样鉴定书画》,在书中他明确指出书画 鉴定的目标是“辨真伪明是非”,同时他把鉴定可依据的书画文本因素归纳为“主 要依据和辅助依据”。在提倡以风格比较为主要鉴定方法的同时,要注意主要依据 (书画的时代风格与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和辅助依据(如印章,题跋、款识、纸绢、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