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李白《蜀道难》一出,世人即以为奇。殷璠《河岳英灵集》言:"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稍后孟 《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

18 第页共页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李白《蜀道难》一出,世人即以为奇。殷璠《河岳英灵集》言: " 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 ' 稍后孟 " 《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 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宴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一篇,扬 ' 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可见,即便是与李白同时及稍后的唐五代人,也认为《蜀道难》 甚奇。既奇,寓意难明即是自然之理。探求《蜀道难》寓意之人代代 有之,结论也异彩纷呈,概而言之,有以下四种影响较大的传统说法: 一、罪严武;二、讽玄宗幸蜀;三、讽章仇兼琼;四、即事成篇别无 寓意。詹锳先生在《李白蜀道难本事说》一文中辩驳颇详,基本推翻 了以上四种传统说法,兹不赘述。詹锳先生据李白同时所作《剑阁赋》、 《送友人入蜀》,认为这两篇作品与《蜀道难》为内容相近之作,同 "'① 为借送友人入蜀而抒发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的感慨。安旗先 生在《蜀道难新探》一文中更明确提出《蜀道难》一文写于开元十八 " 年至十九年李白第一次求仕长安将离去时,并认为李白在前后将近 ' 一年时间中,步步艰难,处处碰壁,备受蹭蹬之苦,饱尝失意滋味, "'" 乃借蜀道之艰险写世途之坎坷,抒胸中之愤懑;它是这时期蹭蹬失

腾讯文库蜀道难的思归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