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生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高中生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一、常见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种类 (一)计算机病毒的感染途径以及危害。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
高中生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一、常见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种类 (一)计算机病毒的感染途径以及危害。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 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 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 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 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计算机病毒是一个 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 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 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 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计算机病毒是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例如,在使用U盘或者其它移动存储设 备复制课件的时候,很容易感染或者对病毒进行传播。如果将已经感染病毒的U 盘插到计算机上,打开U盘以后计算机病毒就会利用自身复制功能快速的在计算 机上蔓延。在其他学生把U盘插到这台已经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病毒在U盘上 自动形成根目录,在根目录上生成Autorun文件,窃取或者破坏U盘里面的数据。 (二)网络钓鱼的攻击手段以及危害。网络钓鱼(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 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 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 口令、帐号ID、ATMPIN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 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 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 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网络钓鱼是一种在线身份盗 窃方式。(三)黑客攻击的手段以及危害。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 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 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 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学 会了黑客攻击技术,这些人利用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专长扫描网站漏洞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