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第五单元 三角形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第一阶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一、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 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 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本单 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 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 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 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 观念,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角形的分类。 2、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难点 1、三角形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学生对数学的转化思想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因为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

腾讯文库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付费本文由贤阅文档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第五单元三角形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第一阶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难点1、三角形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学生对数学的转化思想的理解。五、教学策略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因为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
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认识,发展空间观念。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我们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五、教学时间617新课和练习课时、单元测验课时,合计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