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临床疗效对比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临床疗效对比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临床中治疗鼻腔疾病的常用手术治疗方式,采取该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疗效[1]。在实际行手术治疗的过程,通常是在手术完成以后,在患者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临床疗效对比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临床中治疗鼻腔疾病的常用手术治疗方式,采取该手术治疗方式可取 得显著疗效。在实际行手术治疗的过程,通常是在手术完成以后,在患者鼻腔部位填塞 [1] 物质以增加鼻腔内部的张力,采取该方法虽说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同样会给患者带来剧 烈的疼痛及引起血肿损伤,这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为进一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 [2] 术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本院在术后予以患者实施鼻中隔缝合处理,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具 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本次研究需要选取年月至年月收治的择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 2018120193 例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均患以黏膜肥厚为主的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情况,均接受鼻中 91:(1) 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最近个月患者均为接受其他的手术或激素类药物治疗。患 [3](2)1(3) 者临床资料完整并在术前也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疾病 :(1) 的患者。合并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根据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组如下鼻中 (2): 隔缝合组例,男例,女例年龄最小为岁,年龄最大为岁,平均年龄 412516;3665 岁。鼻腔填塞组例,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 (47.5±2.3)503020;3463(47.1±2.4) 岁。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上来看,组间差异小且有可比性。 方法 1.2 鼻中隔缝合组在矫正术后,应用度镜照明配合可吸收缝线缝合,在线远端打结,持针 :0 器纵行夹持针尾部,自左侧鼻腔鼻中隔后上方、中鼻甲前方,贯穿鼻中隔缝合至右侧鼻 腔。后续参照这一方式,采取之字形持续自后方超前贯穿以实现连续的缝合,在接近 “” 切口部位的时候,针自右侧鼻腔贯穿缝合到鼻中隔至左侧鼻腔切口后部,之后于切口部位 的前方进针,贯穿缝合到右侧鼻腔部位,之后将切口闭合,最后一针于鼻前庭皮肤部位挂 小块皮肤打结并固定缝线。若出现鼻侧黏膜增生的情况,可以对方法进行改良,主要是可 以在偏曲的一侧使用小块吸棉局部压迫以让鼻中隔可居中针对肥大下鼻甲则可借助射频消 ; 融系统对肥大部位实施多点消融,之后予以缝合处理。 鼻腔填塞组矫正术后使用膨胀海绵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在填塞天后可将填塞物取 :2 出,在完成手术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对鼻腔部位进行冲洗,经检查确定无碎骨片及疑似出血 情况可对鼻中隔实施缝合处理。 观察指标 1.3

腾讯文库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