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教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教案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述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述规则,或违反客观 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修改或找出病句之类的题目,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经典题。解这类题目,一般是依照考 纲要求,对病句进行分类复习,诸如把病句分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 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但一味用这种方法复习,效果不很显著,主要原因是 操作性比较差。所以,复习中,在学生完全清楚这六种语病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 用“关键词”复习法,即找出相关的重点词,因为这个词的存在,可能就是语病的症结所在。 本次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并熟知六种病句类型。 二、教学目标 熟悉六种基本的病句类型 课前练习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 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 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 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 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B 【解析】A项中的“每个”和“均价”“都”在表意上有赘余,因为“均价”就是每个的价 重复,逻辑关系 格,与“每个”“都”只保留“均价”;C关联词语误用,从上讲,“因此” 表示前因后果,而C项语句的前后逻辑关系却是“前果后因”应该为“因为”;D“能否” 两个方面 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 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思路点拨】考生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每一类可以记几个典型的例子。采用造句类比法 和语感审读法,可以识别多数非逻辑错误和语义性错误。 2、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 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 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 有重复且语意不清 幽香。 【答案】A(B“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删“40多 使用不当 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C“通过”一词,改为“进行”。D 动宾搭配不当, 属“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后一句改为“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 高墙的腊梅,原来幽香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对于病句关键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认真读教材与课外书籍,培养语感;二是熟悉《考试大纲》里规定要求掌握的六种病句 类型。本题考查的内容属常见而且典型的病句。看到一个句子,首先要调动语感,从感性上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