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修改版]
第一篇: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逐步熟悉和理解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生活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第一篇: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逐步熟悉和理解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生活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 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思品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优 良的品格情操。 【关键词】思品教学;自主;角色;品格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 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务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 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也 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 重要阵地。因此,笔者作为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巧妙利用教学策略,才能提 升课堂效率。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对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它不应该是一个单纯传 授知识的过程,更不能成为应试课。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过 程的愉悦性。因此,思品课教学应在改变单向灌输的教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组织实施讨论法 和活动法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教学设备,如进行多 媒体教学等,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目的。在讨论法中, 主要应致力于如何探讨根据思品课教学目的和内容来设计讨论题,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动向,启发学生 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质疑,让大家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观看录像等教具演示或对自己身边事物的观 察,通过积极的思考、充分的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内化观念,以此达到思想 道德认知和情感上的提高。 在实践活动中,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来开展活动,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结合教学 内容,多采取灵活性、生动性、趣味性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如:讲故事、情景扮演等方法。 “” 二要大胆地出课堂,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根据课标具体教学要求或目的,开展相对应的生产劳动, 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活动等。与社会相比,学校是一个小课堂,在学校学的知识要应用于实 践。掌握的理论要通过社会实践去验证,才能加以理解消化。学校还可以把思品课课内、课外的活动纳入 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中,与各种德育活动相辅相成,配合一致。特别注重研究思品课与班会、队会的共 性和联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现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插图,旨在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插图给学生以启示,达到导行的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我注重在这些插图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插图

![小学思品教学策略研究[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Xw2kexuC9tO0WGScdDq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