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止学》●原文●译文
文中子●《止学》●原文●译文 《止学》是一部论胜败荣辱的人生智典,系隋朝大儒王通所著,号文中子。唐代魏征(唐初名相,贞观之治功臣)、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徐世绩
文中子●《止学》●原文●译文 《止学》是一部论胜败荣辱的人生智典,系隋朝大儒王 通所著,号文中子。唐代魏征(唐初名相,贞观之治功 臣)、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徐 世绩(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起策 划玄武门之变)、杜如晦(与房玄龄同为唐初李世民时期的 左右宰相)、陈叔达(唐初李渊时期宰相)、王珪(唐初四 大名相之一)、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温彦博(李 世民的中书令)、杜淹(李世民时期的御史大夫)、王勃 (王通的孙子,初唐四杰之首)……均系文中子的门下弟子。 “止”的思想古已有之,《道德经》、《庄子》、《论语》都 有涉猎;但作为一种专门学问,文中子却是历史上第一个集 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有门徒私谥的圣贤,更 是中国历史上破解成功核心秘密的第一人。《止学》是教我 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什么地方停止下来的学问。一般谋 略书都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止学》却告诉我们—— 应该不做什么。所谓“止”: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候, 某个地方,应该停止做某事。 文中子在《止学》中的“大智知止,小智惟谋”、“众逐利而富寡, 贤让功而名高”、“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人无誉堪存, 誉非正当灭”、“情之不敛,运无幸耳”等真知灼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