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课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进行正、反比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 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进行正、反 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能 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正确认识 比和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 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 谈话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比?比的基 本性质是什么? ……1.2:3.6 15:5 2.4:0.4 2:6 27:9 求比值,并指出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2:7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山东有一座城市,那里每年都要举办啤酒节。是哪座城市?生:青岛。 师:是呀,青岛啤酒世界闻名!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请看 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 师:这辆货车正在运输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芽。这张表格就是它两天的 运输情况: 师: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人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 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1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生: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162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谁能说出这个比是多少?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学习比例的意义。 谈话:学好数学不仅要会提问题,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 16:232:4 比(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每次的运输量) 16:2 =32:4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