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十七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十七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CO
DAlClC .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得白色沉淀 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十七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54 题目要求,共分。) 60 C 略 1. CO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2 4.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 -++- 2- AKCaClNO BKNaBrSiO .、、、.、、、 3 3 +2+ 2- ++ - CHFeSOCl DKAgNH?HONO .、、、.、、、 4 2 323 参考答案: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2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A C.若A为浓硫酸,B为NaSO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3 略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3 参考答案: 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 11 -- A891.0 kJ·mol1366.8 kJ·mol“” .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热分别是、,利用甲烷更低碳 试题分析:A.二氧化锰(MnO)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O+4HCl(浓) 22 MnCl+Cl↑+2HO,而题目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无需加热,所以无法制取氯气,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 222 BC(s)+CO(g)==2CO(g)H0 .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22 溶液无法褪色,故A正确;B.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CaCO+2CHCOOH=Ca 33 (CHCOO)+HO+CO↑生成二氧化碳无需加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CO+Ca(OH)= 322222 C .氢氧燃料电池发电,比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燃烧发电能量转换率高 CaCO↓+HO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 32 DN(g)+3H(g)2NH(g) H0 .反应△<,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转化率 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 223 和水,NaSO+HSO=NaSO+SO↑+HO,所以能用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制备SO,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 232424222 参考答案: 生成亚硫酸,能使C中盛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漂白,所以不褪色,故C错误;D.实验室制备NH, 3 略 可用浓氨水和CaO固体反应,NH?HO+CaO=Ca(OH)+NH↑,浓氨水易挥发,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 3223 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可 略 选择图中左图的制取装置,C中盛AlCl溶液,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和AlCl溶液反应生成氢 33 氧化铝沉淀,但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故D正确;故选C。 3. ABCA3B 、、为短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倍,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6 C 的氯化物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 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l0 m)的细小颗 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OBCl .是,是 A.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BABCACB .、、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CBA .的气态氢化物比的稳定 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