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李雁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 李雁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迸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 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 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趋势。为此,本文试图从世界各国课程评价 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的最新进展等方面,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 的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参照框架。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课程评价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它的发 展经历了大约四个时期: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在各个 不同的时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方法,它们又有着不同的价 值取向。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即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评价 的取向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所以,评价的取向实际上是对评 价本质的集中概括。从取向的维度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评价归 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目标取向的评价是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 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取向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 动兴起以后在课程领域渐居支配地位的,其主要代表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 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目标取向的评价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它以" 自然科学范式"为其理论基础。因而这种评价取向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 法。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这种评价取向往往将预定的课程目标以行为

腾讯文库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