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市省二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市省二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29~30题。29.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

A. 光照、水源 B. 热量、光照 C. 降水、热量 D. 热量、水源 吉林省长春市市省二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1.甲、乙两图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A.①河的水量小于②河 B.②河流短小湍急 C.①河流有凌汛现象 D.②河流夏季水量大 1.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29~30题。 参考答案: BD 3. 读“自然环境中四大圈层间水分联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9. 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圈层依次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30.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D.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10. 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A. ①B. ②C. ③D. ④ 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参考答案: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9. A10. D 参考答案: 9. 据图可知,乙和丁经过蒸发形成甲,说明甲是大气圈;丙经过蒸腾作用形成甲,说明甲是丙是生 AC 物圈;丁被丙(生物圈)吸收,说明丁是岩石圈;甲通过降水形成乙,说明乙是水圈。结合选项,A 2. 甲图为海南岛河流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项正确。 10. 结合上题可知,生物圈通过①蒸腾到大气圈;大气圈通过②降水到岩石圈;水圈通过③吸收到生 物圈;岩石圈中的物质通过④径流到水圈。目前,人类通过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方式影响水循环的 径流环节,故D项正确。 4. 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越江跨省“黄金通道”的崇启大桥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 车。右图为崇启大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0.海南岛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分别是

腾讯文库吉林省长春市市省二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