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会求比值。
2024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教案 【教学内容】 691 教科书第页例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会求比值。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初步理解比与分数,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 出示例图表: 姓名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m) 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分) 张丽 240 5 李兰 200 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后提问: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 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作出引导评价。 2. 小结: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 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 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 二、学习新知 1. 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1) 找出板书中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实例,用彩色粉笔标注出 来,指出: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5÷4=, 教师举例: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 “54”5454 比是比,可以写成:或,读作:比。 (2)1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科书例内容。 ①? 问题: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 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③5445 比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比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3)1“” 教学例之后的试一试。 ①“” 提问: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吗?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 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5 教师追问: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 5 的比中又是比的后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 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 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